市委与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 委员们踊跃建言献策:解开发展难与痛 助力民企活且稳

  • 发表日期:2019-06-26 16:02
  • 字体大小:

  市委与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

委员们踊跃建言献策:解开发展难与痛 助力民企活且稳

  

  在泉州,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企业数量、产值及就业人数等方面素有“十分天下有其九”之说,可谓“民营企业活则经济活,民营企业稳则经济稳”。

  6月26日,在十二届市政协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市委与市政协开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高质量落实赶超”专题协商。12位市政协委员围绕民企发展难点痛点作重点发言,从老旧工业园(点)改造提升、培养壮大泉商新生代、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多个方面,踊跃建言献策,会场气氛热烈。

  会上,与会人员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认可,认为选题精准有高度,调查研究有深度,内容丰富有广度。泉州晚报今日从中撷取部分精彩发言予以刊登。

 

  

 

改造提升老旧工业园(点) 增强发展后劲

  ■陈发沛 市政协委员

 

  老旧工业园(点)改造升级,可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为泉州发展赢得新的空间和后劲。但是改造提升过程中,面临着产业发展空间不足、改造提升效果不佳、工作统筹协调困难、低效企业淘汰难等问题。

  怎样破解?第一,建议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布局规划,加强领导,制定长远规划、配套政策,争取政策支持,明确老旧工业园(点)改造提升方向。第二,盘活存量空间、优化资源配置,盘活低效用地,淘汰低端企业,清理落后产能,采用政府主导改造和社会力量联合改造两种模式,拓展创新创业创造空间。第三,激发企业活力、鼓励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挖潜增效”,大力推进“腾笼换鸟”、资产重组、兼并盘活等“二次创业”相关措施,重燃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激情。

 

  培养壮大泉商新生代 提升核心竞争力

  ■许清水 市政协常委

 

  泉商新生代是泉州企业家队伍强大的后备力量、企业家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提升其整体素质,可以增强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

  最近,我们面向泉商新生代发放并回收问卷600余份。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这一代人的主要特征:价值观多元化,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意愿。同时,也了解到他们的发展困境: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亟待提升,期待泉州人才资源环境改善。

  因此,建议加强宣传,以企业家精神引领泉商新生代,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和精髓。完善机制,推进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培训,提升泉商新生代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扶持政策分发和反馈渠道,鼓励更多的商(协)会设立专门的扶持政策宣传和咨询窗口。

 

  形成银企供求生态圈 “根治”民企融资难融资贵

  ■黄晓良 市政协委员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才能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症结,在于银企供求关系的共生生态圈未能切实有效形成。

  眼下,唯有真正建立起银企互化风险、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供求关系,而不是谁服务谁的“从属关系”,才是化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出路。

  因此,建议深挖银企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机构和信息数据库、银企大数据信息共享基础设施、民企信用数据共享平台、民企信用评级体系,切实有效缓解我市民企融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问题、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和失衡问题,进而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妥善解决不动产权历史遗留问题

  ■谢承华 市政协委员

 

  如何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关键之一是解决好工业企业不动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提高企业资产的完整性。

  调研中发现,我市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着民企厂房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时间跨度较大,涉及工作领域较多,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建设、环境保护、企业建设条件变化等。

  目前,市政府已专门成立了解决企业工业用地和厂房历史遗留问题领导机构。为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建议按照“分类处理、先易后难、优化程序、稳妥推进”原则推进。明确补办范围、补办条件、办理流程、部门审批责任、行政处罚有关规费。加强领导,建议各县(市、区)成立企业工业厂房历史遗留问题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依法用地、依法建设意识。

 

  优化营商法治环境 释放民营企业生产力

  ■林栋梁 市政协委员

 

  积极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仅可以增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感,使之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还能释放企业的更多活力和生产力。

  对此,建议进一步畅通民事救助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司法救助力度,建立并完善涉诉企业涉讼审理、执行的快车机制。关口前移,加快建设民企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完善行政强制措施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清理案件的督办力度,健全民营企业征信修复和融资增信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完善舆情风险预警机制,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力的舆论支撑。

 

  做“亮”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打造一流平台

  ■姚道锡 市政协委员

 

  作为福建省目前唯一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单位和全省创新国际贸易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泉州石狮服装城去年11月至今年5月31日,出口货物共计6934单、47.02亿元,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2类商品货物。试点成效显著,潜力巨大,或将辐射带动周边市场,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同频互动与深度融合。

  不过,由于石狮服装城的试点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航线偏少通关不便、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市场培育发展不充分、监管措施不完善等。建议各级政府创新思维,大胆改革,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在人、财、物方面全力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工作,加快配套建设,拓展优势资源,打造一流平台。

 

  加大民企研发投入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庄宝玲 市政协常委

 

  研发创新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泉州,研发投入占比偏低,影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当前,我市亟须从体制机制入手,打破中小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紧箍咒”,鼓励发展和应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想研发、敢研发、能研发”的环境与体制机制,包括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分段补助等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科技信贷和创业投资,探索设立创业投资种子基金、做大信贷风险资金池。大力实施高科技企业“倍增计划”,既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规上500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也大力引进高研发投入的新兴产业企业。营造创新创造社会氛围,如打造一批创新品牌赛事、建立研发投入督促考核制度等。

 

  降低民企非税类负担 实现精准减负

  ■陈晖 市政协常委

 

  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不仅为企业减负,还能激发市场活力。4月,市工商联安排6个调研小组分赴13个县(市、区)、12个商(协)会、89家企业调研,发现对传统制造企业来说,非税类成本较高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对减税降费的获得感不够明显,出现社保缴费负担较重、涉企交易成本存在不合理现象、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难兑现等现象。

  因此,建议加大减轻企业社保负担力度,研究制定社保缴费基数和费率变动联动机制,合理降低参保人员和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推动开展用人单位失业保险浮动费率试点,补贴缴纳保险费、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等。继续减免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健全政策执行落实机制,注重政策之间衔接统一、配套协调,设立全市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入口等,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打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敏 市政协常委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而且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产力。我市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线,紧扣深化“放管服”改革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与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一流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建议泉州应基于自身禀赋,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对标一流、看齐先进,构建有自身特色的营商环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中国民营经济大市”的“标配”,助力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高标准推进泉州市营商环境对标改革;建立优化泉州市营商环境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泉州市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加快我市政务服务等平台建设;建立泉州市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审查制度;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策落地与监督。

 

  加强产业联盟建设 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戴青兰 市政协委员

 

  产业联盟,能有效促进民营经济产业内部资源整合及技术提档升级,所以,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行业依据产业实际建立产业联盟,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向协同化、集聚化、高端化领域发展。

  根据调研,尽管我市已成立4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但对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明显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建设布局不够合理、内部机制不够健全、外部环境不够完善等。

  建议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即明确总体定位、加强规划布局、把控发展方向。加强产业联盟内部机制建设,处理好政府和联盟的关系,建立联盟利益分配制度,搭建产业联盟创新平台载体。优化产业联盟外部环境,完善产业联盟的制度支撑,优化产业联盟政策支持,加强产业联盟的发展引导。

 

  提升制造业标准化能力 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余嘉容 市政协常委

 

  标准化是助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对推动“泉州制造”迈向中高端起着关键性作用。

  当前,泉州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标准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企业标准化能力需要提高、标准化主管部门需要加强指导,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加强等。

  调研表明,标准化工作涉及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机构,应统筹加以考虑。因此,建议首先企业要重视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体系。相关部门要引导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主管部门要引导鼓励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对产品采标情况实施检验检测专项抽查。修订我市标准奖励政策,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标准领跑”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

 

  践行“亲”“清”理念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陈海鹏 市政协常委

 

  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多个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这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泉州良好的政商关系。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家单独联系领导干部有诸多不便,领导干部和私营企业家之间正常交往的事项没有清晰界定。

  当前,泉州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亟须构建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政商关系。因此,建议发挥商会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清晰界定出政商之间可以正常交往的事项;健全完善政商交往的容错纠错机制;邀请民营企业家列席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帮助企业家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建立泉州市民营经济智库,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文:吴丽娇  图:陈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