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与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把脉问诊”我市民营企业——24条“对症良方”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发表日期:2019-06-26 15:53
  • 字体大小:

  市委与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把脉问诊”我市民营企业——24条“对症良方”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市政协把“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高质量落实赶超”确定为今年重点专题协商课题。

  6月26日,在十二届市政协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市委与市政协开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高质量落实赶超”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课题组亮出了一份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调研报告,既有“把脉问诊”,亦开出 24 条发展良方,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

  我们期待,这些“对症良方”能够促使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更具活力,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中笃定前行。

 

  把脉问诊 民企发展 面临新挑战

 

  民营经济,是泉州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和最大的活力源。

  “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高质量落实赶超”被确定为今年专题协商课题以来,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对课题调研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课题组先后两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赴深圳市、东莞市和杭州市学习考察,深入县(市、区)调研。

  一次次沉下身子、倾听心声的调研后,调研组认为,市委、市政府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特别是去年以来,先后出台《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等利好政策,制定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制度、非公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民营经济发展顾问和咨询委员会制度等“组合拳”,成效明显,有效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增长幅度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近年来,市委先后提出建设“五个泉州”,及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踢好转型升级“后半场”、勇当高质量赶超主力军三个时代命题;市委十二届八次、九次会议提出奋力作答三个时代命题,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等,都为确保我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全国先进行列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我们对民营经济充满信心,深信其将在泉州的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发挥更大支撑作用。”调研组表示。

  调研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即当前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产业发展受到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制约;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市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的现状不相匹配,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仍较突出,闲置资产盘活需政策破题。

  发现问题,打破桎梏,激发活力。调研组广泛征求意见,汇集各方智慧,最终形成了“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高质量落实赶超”的调研报告,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素保障、打造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提振发展信心等五大方面24条建议。

  

  

  

  对症“下药” 五大方面 24条建议

 

  ★关键词  着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建议 1:弘扬“晋江经验”,坚定发展信心

  弘扬“晋江经验”,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认真总结4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千方百计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法治环境,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千方百计扩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政策指引,千方百计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让企业“解渴”,坚定民营企业坚守实业谋发展的信心。

  建议2:强化引导,主动帮、精准扶

  各级各部门要把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组织引导,落实发展责任制,主动帮、精准扶。创新干部选拔的路径,建立撑腰鼓劲的机制,树立容错纠错的典型。让广大干部愿干事、能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要有更大作为,关键还在落实执行。加强政策协调,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建议3:多措并举,着力壮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新生代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老一辈企业家传帮带作用,引导新生代企业

  家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建档立卡,完善“新生代”企业家数据库,强化经费保障,将新生代企业家培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培训教育规划,拓宽教育手段,加强与高等院校配合,搭建民营企业家培育平台,构建新生代企业家梯度培育制度。

  建议 4: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进一步弘扬新时代泉商精神

  改革开放 40 年来,泉州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秩序面临前所未有之严重挑战,要坚决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民营企业家要主动作,发挥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弘扬新时代泉商精神,主动迎接变革,奋力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篇章。

 

  ★关键词:  着力落实普惠性政策

  建议1:强化落实,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

  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个别减税降费政策还未完全落实到位,建议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

  建议2:借鉴创新,着力探索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认真梳理中央授权地方自主减免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探索减征、免征新政。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监督联合检查、信用等级评价和信息公开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严”字当头,加强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管理,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收费,严厉打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现象。

  建议 3:便企惠民,整理发布惠企惠民政策汇编

  系统梳理现有政策性文件,发布并及时更新泉州市惠企政策、惠民政策、创业政策清单,把减税降费、奖励、补助等政策文件梳理成册,为企业、群众及时提供线上、线下政策指引。组织政策宣讲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派团入厂宣讲政策。今后,在惠企政策方面尽量出台普惠性政策,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建议 4:强化研发,制定鼓励企业减税降费部分转增研发投入的奖补政策

  据测算,今年我市减税降费约100亿元。如果能鼓励引导企业将减税降费额转增研发投入,将极大提升民营企业技术水平。企业建议,可参照我市《关于鼓励民营企业未分配利润再投资的通知》办法出台奖补政策。

  建议5:分类处理,着力解决工业企业土地厂房历史遗留问题

  借鉴其他地方做法,分类处理因土地使用和厂房建设不规范导致不动产权证不能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有土地证的,只要消防符合要求、房屋结构安全的,就要抓紧办理;对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的,也要区分具体情况,在违法用地依法查处到位情况下,帮助补办土地使用手续。通过为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便于企业利用土地厂房向银行融资,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建议6:未雨绸缪,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工作

  科学预测减税降费对预算收入的影响,适当调低预算收入,避免强化税费征管冲抵减税降费作用。创新“僵尸企业”处置方式,制定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办法。加强石化企业设备安全运行监管,建立重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数据库,及时会商研判,防控应对“做空”等风险。加强对特殊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特别是对石化园区设备安装、运行要有专门机构加强跟踪、监督。

 

  ★关键词: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议 1:非禁即可,保障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地位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禁止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和矿业林业出让、国有交易等过程中设置限制或者排斥民营企业的不合理条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融合。

  建议2:整合归并,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深化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完善“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事项服务清单。坚决破除部门利益,整合归并同一类审批事项统一在一个部门审批办理。如不动产二手房交易审批和登记审批合并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减少审批环节。聚焦一次性告知,一次办结,提速办理我市群众关注度高、办件量大的二手房交易登记审批。

  建议3:便民利企,着力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改革

  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泉州市政务云中心”建设,构建全市统一共享政务服务平台,将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

  建议4:“亲”“清”有为,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健全完善“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让干部与企业接触交往有规可循,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大胆为企业办事。政务环境好坏,要接受群众评价。把领导干部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表现纳入监督检查、干部考核、追责问责范围。

  建议5:宽严相济,规范办理民企涉纪涉法案件

  出台涉及民营企业、企业家案件处置规范性办法,慎用拘留、逮捕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加大司法救助,完善涉诉企业涉讼审理、执行“快车”机制。提高涉及企业家财产权纠纷案件的办案效率。

 

  ★关键词:  着力强化民营企业发展的要素保障

  建议1:盘活资源,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加大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缓解发展空间受限问题。以亩产论英雄,对新出让工业项目用地,从取得土地之日起三年内亩产税收达标的给予奖励。着力强化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 升 ,助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借鉴《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办法(试行)》和杭州市允许标准厂房分割到层转让,鼓励发展产业用地并允许销售的做法,探索改造后的工业厂房分割转让。

  建议2:拓宽渠道,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依托泉州民营资本力量,组建泉州民营银行,提升民营龙头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金融话语权。积极争取省行将一定额度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发起权和审批权下放至我市银行业分支机构,推动我市十几家尚未获得此项授权的银行业分支机构全部获得授权。加快金融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扩大动产担保融资服务范围。探索民企信用信息“虚拟担保”与银行“无间贷”审核衔接,进一步缓解民企融资难和“短贷长投”。

  建议3:提升素质,强化人力要素保障

  立足“十四五”规划,围绕传统、高新、重化三大板块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人才需求,在强化“引进来”人才政策基础上,践行“走出去”引才战略。贴近产业需求,完善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三位一体”的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

  建议4:优化配套,强化环境要素保障

  着力加强产业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规划。推动生产型园区向多功能现代化城区转化,积极推进特色小镇与块状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提升整体医疗供给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探索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借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契机,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  享”新机制,切实提升群众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

 

  ★关键词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

  建议 1:站位高远,主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创建环泉州湾科创走廊,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一核三湾两带两轴”发展战略,对接台湾、连接世界,叠加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和自由港区政策,规划发展一批临港新型科技园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建两国双园,打造海丝沿线国家科技交流合作示范城市。依托正在建设的安海湾特大桥与厦门海翔大道巷东互通,比照自贸区平潭片区做法,在围头湾区域创建晋江海峡两岸融合创新发展实验区,探索海峡两岸、泉厦融合发展新区,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南接厦门,加快建设“泉州芯谷”南安园区,打造南安“芯谷”泉厦高科技走廊区。北面争取国家批准成立湄洲湾石化产业基地,打造泉惠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园区。

  建议2:科学谋划,着力补齐传统、高新、重化三大板块产业链薄弱环节

  传统产业,要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向高值化、品牌化、服务化、平台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高新产业,要加强产业链、技术链研究,探索产业链、技术链颠覆性创新方向。进一步做好南安石井片区招商引资工作,做强芯谷产业。重化产业,要抓好泉港石化园区和泉惠石化园区产业规划和布局,引进项目要与下游的产品相配套、相衔接,做大做强产业链。

  建议 3:产业前瞻,着力布局战略性新产业新业态

  瞄准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加强产业链发展前瞻研究,提前布局新型神经网络芯片、虚拟现实、新型海洋装备、智能材料等新兴业态。推动高成长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示范基地。

  建议 4:抢抓机遇,统筹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积极主动争取将泉州纳入 5G 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参照福州市“政府主导+龙头信息企业”合作共建模式,着力推进泉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规划设计,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建议5:产城升级,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跳出产业抓产业,着力推进制造服务、消费服务、文旅服务三大领域跨界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抓住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窗口期,重点提升大物流、大旅游、大金融、大健康四大产业创新发展。按照市委要求,市政协正在开展“加快服务业提质扩量”重点课题调研,届时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向市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