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贴近产业需求助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建议

  • 发表日期:2021-01-20 16:19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市政协组织市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深入了解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制约我市职业教育贴近产业需求、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瓶颈和问题,并通过市政府市政协专题协商会议协商建言,就“贴近产业需求助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1健全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建议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以落实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精神为抓手,强化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和资源统筹,增强部门工作合力,汇聚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力量,梳理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因素,补齐职业教育的政策短板,健全职业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督察机制,科学制定“泉州市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将职业教育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专业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健全财政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市、县两级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督促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实,研究出台我市贯彻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政策措施。突破产教融合的重点难点,抓紧出台《泉州市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建立“泉州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引导企业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鼓励行业商协会组织牵线搭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模式,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成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引入第三方评价方式,完善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信息发布制度,搭建互联互通的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2加快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建议加大职业院校改革力度,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与专业设置的战略性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瞄准产业升级方向,强化市、县统筹,下决心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有效整合、科学配置职业院校资源,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计划,提升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对接行业企业新标准、新规范、新工艺,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专业群和产业群的匹配度,打造全专业链对接全产业链的技能人才生态圈。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推动职业教育联盟内部的深度合作,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建、股份合作形式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研发基地建设,防止专业、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中高职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深层次推进中高职衔接,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适时推动高、中职院校向应用型科技学院和应用型高职院校转型提升,加大力度支持争创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省现代示范性职业院校、国家级优质校,加快推广示范院校的成功经验,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职教品牌,为我市职业院校增强办学吸引力和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做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市人才发展战略,在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桐江学者方面向职业教育倾斜。在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国际高水平师资团队,或者柔性引进专业带头人,推动职业教育师资应用科研能力的提升。建立“泉州市高校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专业服务产业、校企共同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程”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数据库,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建立同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管理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推动教师参与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收入的政策,创新服务民办学校教师的编制政策,用项目带动方式支持学校和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4呼应“一带一路”倡议,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建议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与港澳和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提升泉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水平,探索对接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设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国际化师资,开展国际专业认证,规划建设较高水平的国际化职业院校,出台支持职业院校为我市企业 “走出去”培养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
  5加强舆论导向,营造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议加大宣传和推介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引导树立崇尚技术技能的社会导向,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活动周,评选“泉州工匠”,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优化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设置,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办法,支持行业企业建立职工技能训练中心,启动重点产业“一产一赛”“一产一校” “一产百课”“一产百匠”行动计划,培养“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做好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工作,提高优秀技能人才的经济和政治待遇,让高技能人才有更多出彩的机会,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泉州制造”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