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的建议

  • 发表日期:2014-09-24 11:01
  • 字体大小:

 

永春县政协

    2013年8月26日,泉州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城市,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城市、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抓住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契机,打造文都文化“软实力”,提升泉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而加快推进泉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800多万泉州人的共同期待。
    2014年4月28日在永春召开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上,陈冬副省长强调要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文脉相衔接,要体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体现留住山水、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强调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要注重挖掘开发乡村文化内涵,为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探索新路子。永春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游,做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重点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立足传统乡村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加大乡村文化品牌的形象策划和整体包装。2013年,千年古镇岵山镇的茂霞、铺上、铺下、塘溪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观山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大羽村被评为“中国永春拳第一村”、“中国特色村”,北溪村是全省唯一获选由农业部主办的10个“2013年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之一。
    为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结合永春县一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提出几点建议:
    一、编制一个加快“文都”乡村文化游发展规划
    规划是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是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泉州留下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全市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有31处,泉州南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保存地,为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奠定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要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泉州浓厚的乡村文化资源,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好一套《泉州市乡村文化旅游规划》,利于挖掘资源、保护文化、利用提升。2012年以来,永春县在乡村旅游点的建设上,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开发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照搬照套城市标准、不拘一个建设模式,努力凸显特色,提升成效。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对全县乡村文化游进行顶层设计,邀请北京天创智业旅游规划院对蓬壶镇仙岭、汤城、观山三个村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岵山镇、五里街镇、仙夹镇、湖洋镇、呈祥乡、外山乡等乡镇也都邀请规划公司对乡村旅游进行规划。力争通过规划引领,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内涵挖掘、旅游线路编排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二、出台一系列扶持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配套政策
    为推进乡村文化游发展,调动乡村发展旅游积极性,建议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游建设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乡村文化游”旅游启动专项资金;二是制定相关“乡村文化游”发展优惠政策,参照福建省旅游局关于扶持乡村旅游特色县、镇、村的奖励办法,对获评的县、镇、村以及经营户进行奖励。2013年开始,永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游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永春县加快“美丽乡村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永春县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工作意见》等政策文件,在规划、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发展乡村文化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今后永春发展乡村文化游奠定了政策基础。
    三、健全一套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乡村文化游的发展,要出台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从乡村文化保护、重点乡村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管理,保证乡村文化游在管理制度的保驾护航下快速发展。永春县在这方面大胆创新,在体制机构上,推行“美丽乡村”旅游合作社,县里成立由农办、旅游、住建、文化、发改等部门联合的县“美丽乡村”合作社,大羽村、观山村、茂霞村等先后成立了村“美丽乡村”旅游合作社,试点构建起乡村旅游的管理机构;在制度上,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五个统一”工作方案,即统一旅游管理、统一旅游建设投入、统一旅游品牌营销、统一旅游门票、统一导游服务,为培育精品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制度保障。我市可将各县市区发展乡村文化游经验进行总结疏理,探索一套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的管理新模式。
    四、培育一批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精品
    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建设要求,立足乡村文化资源,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要求,对全市特色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踏勘筛选、遴选落实,从资金、规划、建设、人才等进行倾斜扶持,培育乡村文化精品。近年来,永春县注重整合“古村落、古民居、古民俗、古树木”等资源,以“拳、香、茶、醋、瓷、画”为载体,做好“品茗、闻香、尝醋、练拳、看花、观景”等文章,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完善各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基础设施。茂霞村闽南古村落乡村文化游投入1440多万元,进行古街立面改造、古民居修缮、道路拓宽、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建设;观山村宗教文化游投入1020多万元,进行百丈花海、山花烂漫区、停车场、标识牌、民宿、旅游商贸街、旅游步道、白鹤拳武术馆等项目的建设;大羽村白鹤拳武术文化村投入1266多万元,进行旅游木栈道、花卉长廊、叠水工程、闭合步道观景平台、停车场、公厕、导览图、标识牌、民宿、购物点、农家餐馆、花海及白鹤拳文化景观等项目的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品牌提档升级工作,2013年11月,岵山镇北溪文苑、呈祥乡东溪大峡谷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蓬壶镇百丈岩获评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永春县委县政府还投入500多万元打造音乐诗剧《乡愁》,获中国第十三届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投入巨资建设余光中《乡愁寄园》和余光中文学馆,一园一馆一戏,传承与弘扬乡愁文化。2014年,永春县还将岵山镇、呈祥乡打造成为福建省首批旅游休闲集镇,大羽村、观山村、茂霞村、北溪村、南美村、东溪村打造成为福建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通过科学规划引导、不断提升改造、持续品牌升级,打造出一批乡村文化游精品。
    五、搭好一个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宣传平台
    要狠抓旅游宣传推介,创新营销手段和方式,推动“乡村文化游”品牌快速发展。一是统一一个品牌形象。统一对“文都”文化旅游品牌进行形象策划和整体包装,把旅游形象品牌纳入社会公益宣传,在主要媒体开设专栏,在车站、饭店等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2012年,永春白鹤拳动漫电视剧26集《方七娘与五色羽传奇》在央视播出,获国家优秀动画片称号;2014年,在永春实景拍摄了白鹤拳喜剧电影《擎天画卷》,拟于今年八月全国上线播映。同时,拍摄了泉州首部旅游微电影,更加直观、动态地展示了永春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制作永春旅游画册和乡村旅游扑克牌,并到县内外的酒店、车站、旅游服务中心、旅游购物场所等进行发放宣传。二是策划乡村文化特色节庆活动。如,泉州元宵节、文都文化节等多元融合型的大型节庆活动,也可以策划举办如永春白鹤拳文化节、中国永春篾香文化节等地域文化节庆活动,提高乡村文化游的知名度和热度。三是搭建一个乡村文化游网络平台。如,永春县建成永春智慧旅游网站,开辟乡村旅游专栏,提供旅游咨询、美丽乡村地图下载、农家乐客房信息和预定、农特产品网购等旅游服务。四是推出精品线路。依托交通网络,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多方宣传提高旅游点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如,永春县推出了县城夜景游、岵山古民居游、大羽村白鹤拳特色文化游、“中国香都”闻香体验游、观山村朝圣生态仙境游等五条乡村文化游精品线路,推动了乡村旅游品牌的快速发展。2013年,全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208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6%和203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六、培养一支加快发展“文都”乡村文化游服务团队
    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游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一支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人才队伍。管理方面,可由市里举办统一乡村文化游培训班,由镇、村自行推选出了解本镇、村实际的,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采取定期、不定期和集中、分散入村等方式进行培训,不断开拓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创新管理理念。服务方面,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导游队伍,实行统一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的制度,邀请专家导师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授课,每月举办经验交流会,每年进行统一考核,进一步规范提升导游人员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来打动客人,建立良好口碑。近年来,永春县累计开展培训班32班次,培训从业人员2680多人次,乡村文化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今后,我市可有计划地组织一批乡村文化旅游干部、重点村干部到国内外乡村文化游“高水准”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习经验,以更好地为加快发展乡村文化游服务;要与一些高等院校联姻,形成长期人才合作机制,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乡村文化游管理人才,形成建设有专家指导、管理有专业人才,真正搭建起加快发展乡村文化游的人才队伍。
泉州拥有众多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要加大对传统艺术、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文化进行充分挖掘,通过科学规划、精品建设、宣传推介、精致管理,展现泉州丰富而独特的乡村文化,让人们记得住“乡愁”,让世界分享泉州“文都”文化魅力。

 
课题指导:康思坚  张敏辉    
课题负责人:陈道华            
          执笔:林焕强